三月下旬,油菜花开得正盛。随着阵阵锣鼓声响,一条色彩斑斓的长龙在金色的花田间腾跃起舞,迎着阳光时而蜿蜒游走,时而盘旋而上,时而俯冲低掠,动作流畅而充满力量。现场掌声不断,观众被这场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活力的舞龙表演深深吸引。
在灵动的龙身之下,是一群身着鲜艳传统服饰的“大姐”,她们平均年龄近50岁。队伍的领头人,是蟠龙镇人大代表张建琼——一位土生土长、对家乡文化充满热爱的蟠龙人。
初心如磐,凝聚巾帼力量
“我是2009年当选镇人大代表的,女子舞龙队也在那一年成立,一晃已经十六年了,”张建琼感慨道。“当选之后,我总觉得自己该做点什么。想起小时候常见的舞龙,如今老一辈舞不动,年轻人外出打工,传统文化渐渐没了声音。我就想,能不能把留在家里的妇女组织起来,成立一支舞龙队,把这份遗产传下去。”
为了组建队伍,她到处寻找队员——街边开店的、麻将馆休息的、校门口接孩子的,她都热情邀请。她反复研究舞龙视频,请教老一辈艺人,带着队员们一遍遍练习、编排,终于推出舞龙队第一个节目。十六年来队员虽有流动,但她始终坚守,带领队伍一路前行。
鼓声铿锵,舞出文化传承
渐渐地,这支女子舞龙队已成为当地颇具特色的民间文化名片。锣鼓声中,她们舞出了自信,也舞出了蟠龙人的精气神。
“我想把老祖宗的东西传下去,向更多人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让我们的下一代了解传统、爱上传统。我一个人的力量很小,但一代代传下去,力量就大了,”张建琼这样说。
巾帼何须让须眉。随着舞龙队名声渐响,她带领队伍参加了央视、四川电视台等媒体节目录制,代表乐至参与香港国际青年电影节纪录片《拾遗人》的拍摄。女子舞龙也成功申报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艺赋能,播撒欢乐希望
张建琼对文化的热爱从未止步。除了舞龙,她还组建起一支综合文艺队,舞蹈、唱歌、腰鼓、小品、快板……群众爱看什么,她们就演什么。她能编能跳、能说能唱,把欢声笑语带到每一个角落,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全镇最快乐的代表”。
“我也是代表,受张建琼感染,我也加入了文艺队,”社区居民余梅说。
“她们带来的不仅是节目,更是实实在在的快乐。每年都有新内容,晚上散步常看见她在广场带着队员排练,还问我们‘好不好看’,”居民刘春琼如今已是文艺队最忠实的观众。
渐渐地,文艺队建起了自己的小舞台。她们为孤寡老人演快板,去敬老院唱歌,教留守儿童舞龙。队伍多次参加市县比赛,屡获荣誉。张建琼也被评为资阳市弘扬民间文艺先进个人、省乡土文化能人。
作为基层人大代表,张建琼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誓言,传承文化、服务群众。相信在她的带领下,蟠龙镇的文艺队伍会越办越好,文化的种子必将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