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至县总工会
对乐至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第001号建议答复的函
尊敬的彭易、唐建平、卢娜伊、蒋东枚、廖素英、唐先伦、李小平代表:
您们好。您们在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建议》(第001号建议)已收悉,非常感谢您们对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现就您们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县总工会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落实,履行牵头抓总职责,按照《乐至县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统筹推进,靶向发力,围绕“产业突破年”中心大局,以久久为功、抓铁有痕的态度,切实把改革工作抓紧抓好,推动产改工作走深走实,取得阶段性成效。4月,县人大党组成员、副主任江军率队到重庆武隆区、璧山区、大足区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学习交流考察;8月,组织召开产改工作推进会,客观总结近年来全县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的成绩及特色亮点工作,梳理分析存在的薄弱环节。我县产改工作信息被省市主管部门采用3条次,《乐至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打造蚕桑产业“全链条”》等有关报道26篇次被省、市、县主流媒体刊载转载。
一、健全体系推动产改工作凝心聚力
发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暨劳动技能竞赛领导小组作用,县总工会牵头抓总建立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工会牵头协调、部门各司其职、企业职工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共同研究出台实施方案,定期“会诊”重点难点问题;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落实经费保障机制,各成员单位在支持技能人才培养培育、劳动竞赛和技能比武、“五小”活动、创新创造、关爱维权等方面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推动我县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聚焦重点推动产改工作落实落细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工建新模式,经验做法《点燃党建红色引擎 激荡工建澎湃动能》信息被新华网刊载推广。用好“帅乡工心向党”劳模工匠宣讲队常态深入一线宣讲,举办“中国梦.劳动美”“强国复兴有我”等主题教育活动124场次。今年以来,培育23名产业工人分获全省、全市五一劳动奖,缫丝工凌国青当选为全总十八大工代表。县委组织部织密“1 9 21 N”党建网络,每年向企业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90余名,在产业工人队伍中发展党员100余名,一条案例获评全省两新组织党建带群建工作创新案例。强化能力素质提升。成功举办川渝快递行业技能“邀请赛”,组织参加成德眉资联办的货运司机、电工、火锅制作等竞赛15场,护工护理、缫丝技艺、炒茶制作等竞赛25场次,累计参与职工超1万余人。打造11家市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发挥劳模工匠“传帮带”作用,服务产业工人5000余人次。县教体局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过政策扶持、资源整合、精准定位等举措,进一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推动县域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逐年提升,达到0.5万人。县人社局和成华区双向建立发布2022年度人才需求白皮书,和璧山区开展人才需求信息联合发布机制;举办“乐至烤匠”“乐至护工”两大劳务品牌培训,资阳市首个“零工爱心驿站”,构建了灵活就业“一条龙”服务新渠道。强化产业工人权益保障。建立“县镇企联动、城际互动、线上线下推动”维权体系,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完善“1 3 N”劳动争议多元调解机制,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推动职工维权取得实效。推行“互联网 ”普惠性服务,常态化开展“四季送”品牌活动,建成户外劳动者驿站75个,服务产业工人超5万人次。
三、狠抓特色亮点推动产改提质增效
强化区域合作。我县先后与壁山区、大足区、广汉市、青白江区、新都区等十区县签订合作协议,力促在联合开展劳动技能比赛、跨区域普惠帮扶、城际联动维权等方面合作互促,共同推进产业工人队伍素质提升、建功立业、制度保障等工作往深里做实里做。建强服务阵地。以“帅乡劳动林”项目建设为基点,联动劳动镇、高寺镇等周边特色文化乡镇,一体打造“全省劳动精神”宣教IP,营造大力弘扬劳动精神的浓厚氛围。推进园区共享职工之家阵地建设,为园区产业工人提供学习锻炼、休闲娱乐、就业创业、帮扶关爱的“温馨家园”。选树先进典型。持续培育“乐至工匠”,加大对蚕桑纺织、装备制造、护理护工等先进工作者评定劳模的梯度储备,选树一批金牌烤匠,激发产业典型人才建功立业的内生动力和示范带动作用。
感谢您们对我单位的长期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们一如既往继续关心和支持我单位,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以期推动我单位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乐至县总工会
2023年7月11日